您的位置:基金>正文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超270万人


(资料图)

□记 者 张春晓

通讯员 游 翀 范洪艳 报道

本报济南8月16日讯 “他们都叫我‘土专家’,其实这是对我的尊重,对我技术的认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自从被评为农民高级农艺师,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佟福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热情更高了。

佟福兴是山东最早一批拥有职称的“新农人”代表。低头钻研食用菌育种33年,佟福兴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研究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生产基地5个,辐射带动种植户1000多户。

聚力改革创新,山东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介绍,山东深化乡村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把评价重点放在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上,有效激励“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目前,全省已有10096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除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山东还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和“职称直评”制度,通过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全省超过18万基层人才通过这三项职称制度受益。

挂职研修,是山东人社部门为基层搭建的上下联通桥梁和人才培养通道。每年选派5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面向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到省、市对口单位上挂锻炼,累计培养中青年骨干2600余人。同时,山东还建立县以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基层人才发展的“天花板”,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共晋升职员4461人。

为精准育才,提升乡村人才技术技能,威海在市、县、镇三级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设立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培训农业技术、电商销售、乡村餐旅、特色面点等实用技能人才1.75万人。“去年,全市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培训12场,推动威海市农村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30.23亿元,较上年增长71.1%,带火了乳山牡蛎、胶东花饽饽、威海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马绪福表示。

创新建立人才服务站,跑出乡村人才振兴“加速度”。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当地通过吸纳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挂职科技副镇长、各级“乡村之星”、乡土技术能手等255名农技人才进站,切实将人才服务工作站打造成为人才服务基层的平台、农技人才培养的基地、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近年来,山东通过实施农业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女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班,累计培训68万人次,选树好青年18万余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万人以上。

相关阅读

图片推荐

八卦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