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正文

草地面积世界第一、保护动物种群增加……这组数据值得点赞!


(资料图)

今天(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国家林草局今天发布,我国生态环境和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间,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通过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防沙治沙3.05亿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

我国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总面积8.45亿亩,居全球第四,实现了依法保护和全面保护。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得我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东北虎豹种群持续增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近几个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县境内,红外相机除了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的画面外,还拍摄到了珍贵的野生雪豹的画面。

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杨志松:也是反映了一个整个生态环境的向好。因为保护大熊猫,实际上也保护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和大熊猫伴生的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作为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发挥了它应有的“伞护效应”。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国家公园研究院等部门探索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通过共建“生物多样性小镇”,带动社会、家庭、学校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实现可持续的自然教育传承。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唐小平:“生物多样性小镇”实际上就是把自然教育、自然体验、科普创新,包括我们当地社区的一些民生改善和发展集中在一起的这么一个综合体,既有利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也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阅读

图片推荐

八卦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