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模回升: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其中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35.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贷款余额23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在存款方面,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同比多增1290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8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存款余额2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相关资料图)
据初步统计,2023年前7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截至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710亿元。
近日,兴银理财、杭银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宣布调降部分理财产品费率,费率优惠主要涵盖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理财产品赎回费等。
7月份理财规模回升,主要是6月底因季节性因素流入银行表内的存款回流理财所致。定期存款对理财的“替代效应”减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存款利率下行正推动居民资金由存款重新回流理财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费率调降是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吸引投资者、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之一,中短期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在市场波动后有利于重塑投资者的信任。
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今年一季度,在金融市场波动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市场延续规模下降的趋势。二季度,随着债市行情好转,4月、5月连续两个月理财规模出现回升。数据显示,4月、5月银行理财规模分别环比增加1.3万亿和0.4万亿。
当下特定阶段的让费,主要是希望在震荡市场中重振投资者信心,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费率降低,投资者承担的投资成本也随之降低,投资体验会好一些。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的费率也在跟进下降。打开手机app会看到,很多基金产品会标注费率打折信息,不少产品的费率直接从1%降低至0.1%。
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下调旗下基金产品的各项费率,多只产品费率下调达五成以上。
数据显示,2022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3.56万只,存续规模29.15万亿元。可以看到,一年时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下降了3.81万亿元,降幅为13.07%。
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265家银行和30家理财公司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比上年末的27.65万亿元减少8.35%。
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较年初下降7.09%,同比增加8%,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日前正式启动。自7月8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分别不超过1.2%、0.2%;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伴随着理财规模回升的同时,银行存款出现同比少增。央行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同比少增1.58万亿。
在今年4月触底反弹后,6月理财规模出现超万亿缩水,再次引发市场关于赎回潮担忧。但从背后原因来看,季节性因素占主导,但进入7月理财市场已经明显回温。
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但其中多半为现金理财的压降。这一现象符合季节性规律,主要由于理财子母行季末考核、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次月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对比来看,由于存款端压力较小,今年6月理财规模的环比降幅低于往年同期跨季表现。
了解更多关于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该行业报告由中研普华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